Q: 首先可以請您談一下,《Q&A》的成功為您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嗎?
A: 嗯,更多人知道我是作家,而不只是外交官吧。
   
Q: 在寫作和外交官工作兩者之間,您是如何調配的?
A: 要達到適當的平衡的確是個問題。我只在閒暇之餘寫作,也就是說清晨與週末的時間。
   
Q:

印度對台灣讀者是相對陌生的神祕國度,但《Q&A》在台灣也十分受歡迎,
您覺得可能的原因是?

A: 即使《Q & A》的背景設在印度,不過處理的主題與問題——愛與失落,友誼與背叛——是普世皆通的。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談的是受迫害的階級贏得勝利,吸引了橫跨土耳其到台灣的廣大讀者。
   
Q: 您在《Q&A》書末附錄的訪談中曾提及,寫作《Q&A》只花了兩個月,
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這次《六個嫌疑犯》的創作過程嗎?
A: 第二本書總是比較困難。《六個嫌疑犯》除了在結構上比《Q & A》更複雜,也需要更廣袤的想像力與研究。也因此,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六個嫌疑犯》。
   
Q: 《Q&A》中巧妙設計的敘事結構令人印象深刻,這次的《六個嫌疑犯》您似乎在結構的佈設上更花心力?您覺得這次的結構由各個角色各自發聲,與上次由男主角羅摩獨白有何最大差異?
A:

我試著讓讀者以六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窺看現代印度,所以你會看到差距極大的角色。有些角色可說是全然印度人的角度,像是政治家與官僚,也有一些外來者,像是美國德州人與安曼達島的部落原住民。
描寫六個互異角色的內在心境,的確比僅描繪《Q & A》的單一主角更困難。

   
Q: 第一本書就成功,會不會給您帶來創作第二本書的壓力?
A:

當處女作就大獲成功時,創作接下來的第二本書壓力更形龐大。
但我總是問自己下面這個問題:我有故事要說嗎?
結果是,我不只有一個故事要說。我想說六個故事,因此出現了《六個嫌疑犯》。

   
Q: 在寫作與閱讀之餘,您還從事哪些休閒娛樂?
A: 在寫作、閱讀之餘,我喜歡打板球和網球、看電影和聽音樂。
   
Q: 《六個嫌疑犯》這麼好看,照例我們還是會很好奇,您已經在構思或進行下一本書了嗎?
A: 我已經在執筆寫作下一本書了。我想會是一本相當不一樣、或者可說是截然不同的作品,背景會設在印度以外的地區。
   
【完整的訪談內容,將收錄於《六個嫌疑犯》新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