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小嫻】
從荒涼中盛放的愛情靈魂 文◎莊瓊花

愛情總是一而再地讓平凡的世間男女,轉變成一個盛放的靈魂。而香港作家張小嫻,卻讓許許多多的讀者,僅僅是藉由她的文字,就讓情緒盡情奔流,靈魂盡情開放。從一九九二年在香港明報開始寫專欄,一九九四年在香港出版第一本散文《貼心感覺》,一九九六年在台灣推出第一部小說《三個A Cup的女人》,到二○○二年九月在台灣出版《魔法蛋糕店》,張小嫻已出版了三十本書,在這十年裡,有成千上萬的讀者為她故事中的人著迷、感動、憂傷、快樂、嘆息,甚至流下眼淚。
這段句子,就曾讓許多無法在愛情中放手的人動容:

什麼是世上最美好的愛?
最美好的愛,是成全。
用我的遺憾,成全你去尋找你的快樂……

張小嫻為何總是輕易就寫中我們深埋在心中那些說不出口的遺憾與感傷呢?

『可能我的人生中也有許多遺憾吧。其實,我是一個喜歡哭的人,當我聽到讀者因為看我的書而哭的時候,我是很開心的,也許,我寫出了他們心裡的感覺吧。』張小嫻說。

此時,她安坐在香港灣仔的《Amy》雜誌辦公室裡,身上一件質料柔軟輕透的大V字領白色薄棉上衣,一條藍色牛仔褲,看來閒適而自在。窗外是夏日午後的雷陣雨,天空一片灰暗,她的臉色卻出奇的明亮光滑,像是所有的光彩都聚集到她臉上。

究竟,這個絕少露面、受訪,生性低調,現任香港知名女性雜誌《Amy》總編輯,創作無數,充滿神秘感的張小嫻,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呢?

有人說,她高雅美麗,有明星的氣質。

有人說,她擁有非凡的品味。

有人說,她愛恨分明,言詞犀利。

有人說,她極怕生,話不多,不喜和陌生人接觸。

有人說,她相信承諾,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

有人說,她是一隻孤僻又驕傲的蠍子……

張小嫻卻出人意料的說:『我是一個很沈悶的人!』

『記得以前有同事問我:你最大的嗜好是什麼?我說,就是寫稿啊。我不喜歡逛街,因為漫無目的的在街上瞎逛很辛苦,我都是去固定的幾家店買衣服、吃東西,連酒吧也不常去。而且,我可以連續幾年都吃同一種早餐。同一家餐廳去了幾年,點的還是常點的那幾樣菜。衣服也喜歡固定的款式,通常是樣式簡單,簡單之中有一些含蓄、低調的變化,你若打開我的衣櫃,會發現清一色的黑、白、卡其色,裡面也許有十條裙子,到頭來有五條是差不多的。』

雖然不愛逛街,但張小嫻很喜歡買東西,尤其喜歡那份『擁有』的感覺。

『我很喜歡買衣服,但每次衣櫃一打開,還是覺得衣服不夠。』她笑著招認:『喜歡買東西,這是一個很壞的嗜好!我心情好的時候喜歡買,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喜歡買,不一定要買很貴的東西,有時候一支口紅就可以讓心情好起來。生活的幸福之一,就是可以隨意買東西。』

同時,她也是一個挑剔的人。

『我對工作、吃東西、買衣服,包括對男人都滿挑剔的。我的下屬就曾說我是一個要求很高的人。我知道自己並不完美,但我一直有追求完美的意圖,我希望交出來的東西至少要通過自己這一關,我不能忍受太隨便的人。』

●愛情對我來說,是一件滿荒涼的事

張小嫻的小說創作總離不開愛情,自稱沒有談過很多次戀愛的她,從不覺得自己寫的是愛情小說,而是人生的故事,愛情不過剛好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份。

『我的愛情存在於從前和未來的盼望裡面,我想我是個愛上浪漫的人,看起來像是在和別人談戀愛,其實是在和自己談戀愛,所以千萬不要愛上女作家!』張小嫻爽朗的笑說,本人顯然比她的作品開朗樂觀許多。
『基本上我是個開心的人,很喜歡笑。但我覺得現在沒有從前快樂,因為當你經歷的事情多一點,看的書多一點之後,會發現人生其實沒有十幾歲時候想的那麼簡單。從前我是個追求快樂的人,但是現在覺得自己是個追求痛苦的人,因為唯有經歷過真正的痛苦,才有深刻的快樂,那種滿足感是很不一樣的。

『愛情裡有快樂有痛苦,有天堂有地獄,有荒涼的時候,也有很不光榮的時候,這些都是愛情的一部份,我不相信只有快樂沒有痛苦的愛情。愛情的價值一言難盡。從前我覺得愛情是人生的全部,生活就是愛情,只要天天和喜歡的人黏在一起就很幸福,一個人生活很寂寞。現在,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空間很重要,我也比較可以享受孤寂。』

愛情,改變了張小嫻的人生,也讓她更加瞭解人生,儘管愛情的定義會隨著人的經歷而改變,大家仍不免好奇,對現階段的張小嫻而言,愛情究竟是什麼?

『愛情對我來說,是一件滿荒涼的事。因為你有很多的期待與苛求,你想追求圓滿,但是,愛情是注定不可能圓滿的,當愛情承載更多的希望,它也會幻滅得更快。當然,愛情剛萌芽時,是很興奮,很充滿希望的,到頭來可能免不了也有很多挫敗、很多挫折,不管如何,這些經歷都滋養了我的生命,成為我的一部份,甚至改變我,這是愛情中很美好的部分。我不是一個太在乎結果的人。

『當我明白愛情的本質是荒涼的之後,對我的寫作其實很有幫助。從前寫作時,我是個很投入的人,現在我反而會抽離開來,用比較冷靜的眼光來看待愛情。』

張小嫻喜歡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男人的諾言,然而,她最大的滿足感還是來自於寫作,而愛情是她永遠感興趣的主題,誠如她在新作《魔法蛋糕店》序文所言:

愛情讓我們愛上自己、懷疑自己、恨自己、憐憫自己,也了解自己。它讓我們深入去探究自身最遙遠也最親近的內陸。
直到今天,我還是不了解我自己。

也許因為不了解,才會繼續寫作吧。

作上作家一途,純粹是偶然

提起如何走上寫作一途,張小嫻說:

『我小時候很喜歡幻想,作文成績也比其它科目好,但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作家,求學時我比較喜歡玩樂、運動,絕對不是文藝少女那一型,會走上作家一途,純粹是偶然。』

她大學一年級時已在電視台半工半讀當編劇,直到一九九六年她決心要辭掉工作,全心在家寫稿時,她在電視台已有相當不錯的資歷和薪水。她沒想過經濟問題,只是很單純的朝最喜歡的一條路前進。

『人生有時候要勇於做選擇,我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辭掉工作,專心去做一件事,雖然眼前來看是危險、不划算的,但長遠來看,還是會賺的。因為要做好一件事的最好方法,就是全心全意,當時香港並沒有幾個全職作家,可是我還是決心要這麼做。』

開始全職寫作後,自己和自己相處的時間突然增多,張小嫻這才知道寫作原來是很孤單的事。

『有三年時間,我每天在家裡寫稿,雖然孤單了點,但我還滿喜歡這種生活的,也發現自己比從前孤僻一點。』

事隔多年,張小嫻再回頭看,仍然不悔當初的選擇。

『這麼多年以來,我覺得自己在寫作上有兩件事做得很對:一是選擇全職寫作。二是選擇皇冠出書,當時雖然身邊出現許多不同的聲音,我還是選擇皇冠,因為一個好的出版社會給作家強而有力的支援,而且現在出書不單是一個人的工作,還需要有好的編輯、企畫、宣傳等互相配合。』

一九九九年,張小嫻與香港皇冠總經理麥成輝合作,開始擔任《Amy》雜誌的總編輯。這本以張小嫻的英文名字命名的女性雜誌,以提升女性的時尚品味,以及感情的分享為主,是一本兼具知性與感性,極受香港年輕女性歡迎的雜誌。

眾所皆知,作雜誌會耗去一個人的許多時間和精力,為何張小嫻還能夠每年固定推出好幾本新書呢?她到底是如何辦到的?

張小嫻毫不掩飾的說:『作雜誌真的好辛苦哪!感覺日子一大把一大把的流逝,這期剛出刊,下期又要開始動工了,尤其二○○一年九月由原本的月刊改成雙週刊後,更是辛苦。所幸雜誌愈來愈暢銷,也增加了許多廣告,《Amy》可以說是真正站穩腳跟了。

『剛作《Amy》時,的確有人跟我說作雜誌會耗去太多時間,我可能會沒時間寫作,但三年後回頭看,我發現我一點都不後悔,因為作雜誌是一個窗口,讓我有機會去接觸外面的世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過程,不單是學習作雜誌、作總編輯,還有學習如何跟人相處。而且,在自己的雜誌上寫稿,感覺也比較貼心,小說《Channel A》系列和《麵包樹私日誌》都是一期一期在《Amy》上慢慢寫出來的,以前我只寫長篇小說和散文,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寫其它類型的文章,這算是一種意外的收穫,也是很大的益處。總之,在《Amy》這三年,我並沒有失去什麼,反而創作更多,獲取更多,可以說,《Amy》豐富了我的寫作生命。』

我仍然相信,愛是不會消逝的

寫過這麼多動人的故事,為書中男女主角設計過無數結局的張小嫻,是否設想過自己的愛情結局呢?

『我沒有想過自己的愛情會有什麼樣的結局,』張小嫻繼而一笑,自信的說:『我想應該是很精彩吧。』

『我想到的是,我不會永遠年輕,年老的時候希望有一個人常相左右,他既是生活的伴侶,也是靈魂的伴侶,但這個人究竟是誰呢?我不知道。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很想結婚,但現在已經過了很想結婚的年紀,我現在追求的不是婚姻,只要兩個相愛的人能夠一起生活就足夠了,而且我並不想要生小孩,這樣就更沒有必要結婚了。』

無論如何,她都相信世上存有天長地久的感情,但這種感情不一定是形體的,它也可能從一段深刻的回憶而來,因為美好的離別能使愛情得到永生。

關於永恆,她曾經在小說《蝴蝶過期居留》中寫過這樣一段扣人心弦的句子:

你相信有永遠的愛嗎?
我相信。
為什麼?
相信的話,比較幸福。

你相信有永遠的愛嗎?身處在這個什麼都不確定的混亂世代,藉由張小嫻,希望你也能夠相信,世間存有永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