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兒童大學】學習夏令營問卷調查表中獎名單

特 獎 1名:【全新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全套50集
第一獎 2名:【小野童話】第1-10集一套
第二獎 2名:【黃春明童話】第1-5集一套
第三獎10名:【皇冠少年叢書】4本一套

[中獎名單]
特 獎:台北市 羅 強 2395××××
第一獎:台北縣 魏得霖 2289××××      花蓮縣 束 妍 0939××××××
第二獎:台北市 朱祐霆 0939××××××     新竹縣 陳子揚 0915××××××
第三獎:台北縣 李念怡 0933××××××     新竹市 曾玟瑾 0920××××××
    台北市 江明潔 2331××××      台北市 林宜慧 0968××××××
    台北市 張明祚 0963××××××     台北縣 洪悅庭 2660×××××
    台北市 黃婞婷 0961××××××     台北縣 林紹軒 0927××××××
    台中市 朱怡綸 0930××××××     台北縣 蔡裕傑 2680×××××

 
第一屆台灣兒童大學盛況報導 文◎where
8/7中午台大校園豔陽下,一群小學生擠進視聽教育館,他們要來上兒童大學的課。本來很擔心大家會因為天氣太熱、偷懶不來,結果近200個小朋友非常捧場,讓我們很感動!

剛開始由於座位資料有誤,以致一團混亂,所幸各家長都非常體諒而樂於調換座位,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和謝意,下次我們一定會檢討改進。

開課了!王道還老師連上兩堂課,把關於猩猩和恐龍等等深奧的問題講得非常活潑有趣,一副人骨模型更加深大家印象;課後小朋友發言踴躍,竟有人問『恐龍喜不喜歡辣妹』,匪夷所思的問題把教授都難倒了!

第三堂課講生命,周成功老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配合圖片,告訴大家何謂『熱力學第二定律』,全場連家長都聽得聚精會神、收穫多多。

第四堂課的主題是笑話,孫中興老師帶著怪帽子、不停丟出各種笑話,唱作俱佳,逗得小朋友笑到停不下來,台上台下互動頻繁,全場在歡聲笑語中簡直要爆炸了!

下午兩點到九點的課程,小朋友都很認真的聽完,連下課都興奮的纏著老師討論,家長也很鼓勵我們再舉辦第二屆兒童大學。希望這次活動讓小朋友能在趣味活潑的氣氛中學習新知,一個個成為快樂的資優生。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
中生代開始時,地球的(陸地)形狀跟今天不同。當時只有一個海洋和一塊陸地,人們將這塊陸地稱作盤古大陸(Pangaa)。大約在2.3億年前,長滿棕櫚樹和蕨類植物的大陸上出現了一種新生命,一種用兩條腿走路的爬蟲類動物,牠動作靈巧,身體很小。我們今天稱這種爬蟲類動物為恐龍。恐龍在隨後數百萬年時間裡的發展方式令我們既吃驚又著迷。牠們成了古往今來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有的恐龍長著甲骨板,有的沒有甲骨板;有的長有刺、角甚至太陽帆;有的恐龍用兩條腿行走,有的用四條腿行走;有的恐龍吃草,有的食肉,還有些恐龍什麼都吃。這種爬蟲類動物生命堅韌、適應力強,統治地球長達1.5億年。牠們似乎是無法毀滅的。

恐龍為什麼會滅絕,是最大的科學謎團之一。無數恐龍研究人員苦思多年,都未能解開它。一些人認為恐龍蛋變得太厚了,小恐龍無法將它啄破,餓死在裡面了。另一些人認為,蛋殼變得太薄了,薄得再也不能充分保護小恐龍。但是,所有的理論都不能解釋恐龍滅絕的原因。恐龍曾經是世界上最龐大、最強壯的動物。牠們為什麼會滅絕呢?

腕龍(Brachiosaurus)有教堂鐘塔那麼高,有20隻成年大象那麼重。巨龍(Supersaurus)有室外游泳池那麼長,牠走動時連大地都會顫動。是什麼傷害了牠呢?雷克斯霸王龍頭大如牛,牙齒尖利,形似匕首,牙齒顆顆都有麵包刀那麼長。牠肌肉強健,跑起來比一名百米賽跑的金牌得主還快。和牠搏鬥,像老虎、獅子、大象這些今天的動物,誰都沒有一絲逃生的機會。是什麼打敗了牠呢?

恐龍還是滅絕了。在後來的白堊紀時代的某個時候,比地球上出現最早的人類還要早數百萬年,恐龍越變越少了,大約在6500萬年前,恐龍徹底絕跡了。許多冒險家和科學家努力尋找過恐龍,在上個世紀,他們去熱帶叢林和最偏僻的地區考察,想看看那些地方會不會有幾隻恐龍倖存下來,但他們一隻也沒找到。他們在世界各地找到了數百具恐龍化石,但沒有哪一具的年代低於6500萬年前的。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長得令人難以想像,而這位生存大師最終卻未能倖存下來。牠們不得不被另一種生命取代,之前這種生物一見恐龍就躲,恐龍一走動牠們就藏進灌木叢。恐龍滅絕的最大獲益者是一種小動物,牠們比貓還小。牠們當時長得也許像鼩鼱或松鼠,身上有毛。和蜥蜴類動物的孩子們不一樣,牠們的孩子不是從蛋裡孵出來的,而是胎生的,牠們最早的食物是直接從母體內吸吮的。牠們是哺乳類動物,動物綱裡的一種,人類也屬於這種動物綱。

為什麼連恐龍這麼強大的動物都滅絕了,而地球上的那些敏感小生物卻倖存下來了呢?要理解此事,我們首先必須明白,物種滅絕是件很平常甚至很實用的事。了解一點進化論的人就知道,我們今天認識的物種,不是一直都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而是慢慢形成的,牠們也會消失。有些物種只存在幾百萬年就會消失,而另一些則能生存數千萬年。

但是,地球上的物種總量基本相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動物之間相互取代,就像出席上流晚宴的賓客一樣。最好的晚宴是有新鮮事情發生的晚宴,而不是那些總是同樣的人坐在同一張沙發上吃著薯片的晚宴。生命也同樣如此。恐龍於某個時候離開了生命的晚宴,這是其他動物的一大幸運──舞池裡終於出現了空位!

大約30億年前,遠古海洋淹沒了整個地球,第一批生物就形成於遠古海洋裡。微小的細菌、綠色的藻類和菌類歷經數百萬年進化成小魚。在恐龍出現的中生代,大海依舊是地球上最受歡迎的居住地,各種迷人的魚類在海裡嬉戲。有些魚大如卡車,另一些魚鰭上長刺,或者長有厚厚的甲骨板。那時已經有鯊魚在海洋裡游弋了。

中生代時期,陸地上也已經形成了許多物種。當時的陸地劃分跟今天不一樣。當時沒有五個洲,只有唯一的一個四面環水的大陸,科學家給它命名為盤古大陸。盤古大陸有些地方已經裂開,開始分成兩個新大陸,即北方的勞亞(Laurasia)古陸和南方的岡瓦納(Gondwana)古陸。在火山一章可以讀到這種事是如何發生的。

生活在盤古大陸的大多數動物今天都已經絕跡了,不過我們還認識牠們的很多後代。第一批甲骨板蟲和臭蟲在地上爬行,還有長達2公尺的蜈蚣,翅膀大如鷹隼的蜻蜓。當時的形象已經和今天相差無幾的少數動物之一是一種害蟲:蟑螂。家裡有過蟑螂的人,就不會對此說法感到奇怪。蟑螂屬於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物種之一,已經存活了3億多年。

在中生代之初,即在恐龍時代,完全看不出蟑螂會成為物種進化的大贏家。如果當時存在有關生命的生涯規劃,那麼指導者們恐怕會建議所有的動物都變成爬蟲類動物,因為當時爬蟲類動物的前途一片輝煌!牠們歷經數百萬年,從過著兩棲生活的、也就是同時生活在水裡和陸地上的兩棲綱動物進化而成。爬蟲類動物是第一批不必再下水的脊椎動物。牠們骨架結實,在陸地上產卵。最早的爬蟲類動物體形相當小,靠昆蟲為食,生活在古老的樹墩裡,牠們很快就越長越大了。

今天,你只要仔細看看一條鱷魚,就會發現牠和蜥蜴很相像。大嘴巴,頜肌肉強健,尖牙齒,粗尾巴。但鱷魚並不是蜥蜴的後代,牠們差不多是同時從同屬動物進化而成。科學家們將這組爬蟲類命名為初龍(Archosaurier)。某種程度上初龍是恐龍的先驅,牠們嘗試在陸地上生活。當時誰也不關心,在爬蟲類中還存在一些分裂分子,即早期的哺乳類動物,牠們朝著與牠們的同屬完全相反的方向發展。

──摘自新書 兒童大學

皇冠首頁 Copyright © 皇冠文化集團 版權所有
兒童大學 兒童大學